孩子考试焦虑,家长可以怎么做?
一转眼已经进入六月,高三学子正在经历高考之时,初三的学生们也即将迎来中考。面对考试,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考前压力过大而影响自己在考试中的发挥,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些缓解考前压力的小方法,希望能帮助各位考生取得理想成绩。
家长可以这样做
1.不突然关注和关心孩子
在孩子复习期间,不用突然地过分关心和体贴孩子。家长可以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之后再提供帮助,而不是想当然地给孩子给予关心和帮助,这样不但不会给孩子有效帮助,反而可能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
2.不过分紧张孩子的应试状态
在与孩子交流时,言辞可以适度“冷淡”。家长不要总是问孩子“你紧张吗?”“睡得不好吗?”类似的话,也要少表达“你不要紧张”这样的话语,实际上这样的关心不但无法开解孩子,反而会挑起孩子内心的紧张与不安。
3.不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
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和孩子提“成绩”就是在关心孩子的学习,实际上当面临重大考试的时候,学生的压力往往是比较大的,这时候家长再和学生提成绩,给孩子寻找攀比对象,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压力,甚至会因为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而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4.放松心态,正确看待考试
面对重大考试,孩子和家长可能都会感到紧张,这时候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户外走走,散散心。一来给大家放松心态,调整整个家庭的节奏与氛围,二来调整孩子的应试心态,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考试只是其中之一。
学生可以这样做
1.保证充足的睡眠
高效学习的前提是需要保证大脑的清醒与敏捷。为了避免我们陷入因为焦虑情绪,而影响自己的睡眠质量,又因为失眠导致无法集中精力复习而加剧焦虑的恶性循环中去,保证自己的睡眠质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睡觉前,可以用热水泡脚、使用薰衣草香薰等方法,提升自己的睡眠质量,从而保证身体和情绪处于稳定状态,缓解焦虑情绪,提升复习效率。
2.使用合理的复习方法
反复复习难免会引起烦躁和焦虑情绪,这时候可以运用合理、科学的复习方式来减轻自身的疲劳感。比如当感到烦躁、疲劳的时候先暂停,进行适当放松后再复习,或者通过文科理科交叉复习来减轻复习内容同质化过高而带来的厌倦感。
3.试着转移注意力
也可以通过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来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当压力过大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让自己愉快的事情。比如,听音乐、唱歌、画画等,短暂的放松也有助于自己减缓应试压力。
4.把自己的紧张和焦虑写下来
感到焦虑、紧张和烦躁的时候,可能是由于自己本身对于考试存在各种不合理认知而导致的。比如,存在“越是临近考试越是感到紧张,我一定会考砸的”或是“要是这次没考好,我的人生简直要完了”这样的错误的观念。
可以把自己对考试的所有担忧逐条写下来,让自己清楚意识到当前消极的自我暗示有哪些,然后,指出这种消极暗示的不合理性和不必要性,从而调整自己的认知。
比如,面对上面的想法,多问问自己以下问题:
·一时的紧张感受真的一定会影响到最终的成绩吗?
·这一次考试真的会决定我的整个人生吗?
·我是不是夸大了自己当下的负面感受?
·面对考试,紧张是不是也能让自己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
这样能帮助我们意识到,让自己感到紧张和焦虑的事情还没有发生,当下感到担心只是提前担忧,白白消耗自己的精力。
在复习过程中感到紧张的时候,也可以试试下面的肌肉放松法和呼吸松弛疗法,来放松自己紧绷的情绪,从而减缓焦虑感。
肌肉放松法:
当感到情绪极度紧张时,可以先暂停学习,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躺在一朵柔软的云上,这朵云稳稳地承托着你,身体越来越放松,在慢慢地往下沉。在闭目想象的过程中,配合进行深而均匀的呼吸,反复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
呼吸松弛疗法:
选一个舒适的姿势,然后深吸气,保持1秒钟,再呼气;深吸气,保持1秒钟,再呼出;如此反复坚持十分钟即可。
与此同时想象自己所有不快、烦恼、压力都随着自己每一次的呼气将之慢慢地呼出了,感觉身体越来越放松,内心也越来越平静。
少年一贯快马扬鞭,道阻且长不转弯。经过了长时间的备考,面对考试感到焦虑和紧张是正常的事情,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帮助各位考生和家长减轻自己的焦虑。
在此,祝愿各位考生所求皆所愿,所行皆坦途。